□本报记者于娜 通讯员汪辰
近年来,我区不断打造道路管理养护新格局,城市道路改造建设标准逐步向使用者倾斜,突破“小打小闹”零星修补传统观念,敢于“伤筋动骨”,闯出“新时代”的道路养护路子。
随着我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激增,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混行以及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路权再分配”矛盾对城市道路管理养护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城市道路管理养护、改造过程中,我区从各个层次道路使用者入手,加强对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研究,把准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形成并逐步推广以 “需求”为道路改造导向、以 “精细”为道路养护拐点、以“速度”为道路建设助推、以“网格”打造海港道路极速修复圈的城市道路管养新方法、新理念。
以 “需求”为道路维护导向
以需求为导向,从道路使用者角度出发,根据原有道路实际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不被图纸“圈死”,详细考察道路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时采用拓宽机动车道、导入慢行系统、线缆入地、合理增设停车场等一系列方式,突出人性化,强调实用性,使城市道路不断顺应使用者需求,为城市道路管理带来新活力、新变化,进一步实现了城市老旧道路通行环境大改观。
在海阳路改造工程中,为改变原海阳路机动车道使用年限过长、宽度较为狭窄、路面破损严重、通行不畅拥堵频发、高峰时段尤其难行等诸多现状,我区在保持道路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将具备条件的机动车道扩宽60至80厘米,在可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加宽机动车主路,拓展车辆通行空间,同时对全线主路破损点位进行沥青摊铺精修,增设公交停泊港湾,为机动车提供优质出行环境。
改造前,海阳路并未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辅路,交通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为非机动车出行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且部分路段存在人行道狭窄、路面下沉塌陷坑洼不平、道砖缺失严重现象,影响行人出行。对此,我区将需求为导向引领建设工作,从实际出发,换位思考,以居民视角合理规划道路功能分区,在具备条件的路段内新建宽为3米的绿色混凝土非机动车辅路,并对人行道、盲道砖、路缘石、树池砖及其他城市道路附属设施进行新建、调修、更换等维修作业,着力打造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分流通行的独立交通循环,彻底解决出行安全隐患。同时,对海阳路小学南门等几处点位进行系统改造,铺设环形道路,建设机动车停车场,构建静态、动态相结合的交通微循环体系,扩容停车承载量,有效缓解海阳路小学南门交通压力。
而秦皇东大街改造工程是将原有高低不平的路侧电缆沟盖板合理改造为建设非机动车“绿道”,进一步优化道路资源,提升路侧环境减少空间浪费,打造各色功能健全“美在旅途”的城市精品道路。
以 “精细”为道路养护拐点
需求是道路建设的灵魂,精细则是道路改造的拐点。我区将“从小入手,从细节出发”这一精细管理的理念融入城市道路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中,做城市道路的啄木鸟。
随着精细化理念的注入,城市道路养护工作的重点也在持续深化以往机动车道养护工作水平标准基础上,重点对人行道养护工作标准进行了提高,依据道路病害实际情况划分为3个维修层级:调修、局部维修、大规模改造维修,并对人行道砖缺失、碎裂,雨水窨井周边维修和水泥抹缝等处置措施上执行了更为精细的养护标准。
在道路改造维修过程中,注意回收、清洗完好的人行道荷兰砖等可再利用资源,便于在调修作业中,替换破损、缺失的道砖,避免出现新、旧砖颜色反差过大,造成“补丁摞补丁”的突兀视觉感,形成了道路平坦,路缘齐整,路面颜色协调的视觉享受。同时,又降低了一定的城市道路养护成本,避免了完好旧砖的浪费,抓好“小细节”实现“大美观,坚持精修细养,以点带面,最终全面提高我区城市道路完好状态。
以“速度”为道路建设追求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道路交通网,打通断头路,疏通卡脖路,彻底解决困扰百姓出行,悬置数年的卡脖问题,我区积极启动岭后街、东环路改造工程,强调施工速度,以最短时间实现道路贯通,满足出行需求。
东环路梗阻路段自2018年4月21日正式进场施工起至29日东环路机动车主路、辅路竣工通车,在短短8天的时间内,精确测算施工用量,极限压缩工期,“瞬时反应、高效施工”发挥“海港速度”,以建设高质量道路为前提,快速完成道路水稳、沥青摊铺、雨水管网埋设、路缘石铺设、道路标线施划等一些列道路建设作业,快速实现东环路全线畅通,最大限度减小道路施工带来的交通拥堵,确保第一时间打通东环路梗阻、卡脖环节,解决港城早市附近原道路梗阻狭窄导致车辆拥堵难行,剐蹭事故频发等问题,以高速的道路施工效率,提升群众出行舒适度与满意度。
以“网格”打造极速修复圈
我区着力推进城市道路管理由粗犷向精细化转变,高效推进城市道路管理养护网格化运用,改变原有沿主路、支路城市道路巡视养护体系易产生的辐射面窄,盲点较多等弊端,按照我区现有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将城市道路划分为94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包含当前区域的主路、支路、街巷路等诸多道路元素,用“以格定人”的方式,让城市道路病害问题巡视员能够“点对点”的对责任网格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巡视责任,使巡视辐射向支路、背街小巷等巡视盲区深度拓展。同时,制作“市政设施网格化公示牌”安装在各社区醒目位置,将每个网格的网格长、管理员、巡视员、电话、管理范围等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全体市民的监督作用,确保道路管养无死角、无盲点、无疏漏。城市道路病害问题巡视员广泛配备手机终端,发现道路病害,即刻定位、拍照,将现场位置、破损面积等信息,及时与维修人员对接,开展高效率精准维修,保证小修不过夜、大修不耽误,通过多种精细化措施,切实提升管养效率,打造我区城市道路极速修复工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