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河是流经海港区的重要河流,近年来,海港区通过不断的建设与整治,已在汤河周边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带状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汤”字在古汉语中指热水、沸水,后来成为了温泉的代称,所以温泉又叫汤泉。而汤河有两条源头,杜庄镇温泉堡正位于其中一条源头之上,温泉水流入河中,河水变成热水,所以得名“汤河”。
在汤河上游温泉堡,有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叫作“温泉喷玉”,为临榆二十四景之一。《临榆县志》记载:“温泉喷玉在汤泉寺,林壑幽邃,春时梨花尤盛,凡十余亩一望如雪。”
温泉堡村的温泉泉眼在今天的民族学校后院,泉眼之上已经盖起了一间小房加以保护,打开房门便能感觉热气扑面而来,透过屋子正中的井口,可以看到冒着热气的温泉水,只是泉水已不再从井口流出。
虽然“温泉喷玉”的景观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但我们能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寻找到一些线索。明代卫辉知府孙镇的诗中说:“上方景界隔红尘,一派灵泉若有神。混沌溪边云不散,氤氲海底夜长春。火龙烧竭三江水,土釜燃空大地薪。我欲呼童闭澡雪,咏歌愿作浴沂人。”用了如此夸张的比喻,可见古人对此温泉的赞叹。
那么这处风景为何叫“温泉喷玉”呢?清代王运恒的诗中写道:“风寒溪涧萍摇翠,日暖池塘玉吐烟”,这是说池塘中的温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剔透如玉,而清代王基命则说“骊池曾染胭脂色,汤水今闻沸玉声”,是说温泉流出的声音像玉石碰撞发出的声响,无论是形象还是声音,“温泉喷玉”的意思是把温泉之水比作了玉。
《临榆县志》中还记载:“汤泉山在城西北六十里,有泉冬夏常温,建寺其旁,引泉为二池,浴之愈疾。”是说古人在温泉旁建了一座汤泉寺,将泉水引入寺中的水池,供人沐浴,以达到祛病的功效。清代余淮的诗中说“平山东北赤龙眠,吐出炎涛洗俗缘。冷眼何堪对热海,痴肠空自浴温泉。冰高绝塞波长暖,雪满荒坡水亦煎。客里尘怀涤不去,一声长啸白云边。”此诗很有意境,构成了冷暖的反差,诗中“俗缘”“尘怀”等词都隐晦地表达了泉在寺中。
东北大学教授吉羊说,申博体育在线:汤泉寺的资料记载很多,但稍有出入,有的资料说寺庙有800年的历史,大多数的资料则记载寺庙始建于明代。历经明清两代,汤泉寺已基本废弃,现有约一人多高的山门,门楣上的匾额一侧写“翠映雪峰”,另一侧则写“泉流法海”。
温泉、汤河、汤泉山、汤泉寺、古诗词,温泉堡以温泉泉眼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温泉文化,很多文化符号流传至今,对我们也有着很深的影响。今天,人们为继承和发扬温泉堡的温泉文化,在汤泉寺原址的旁边修建了新的汤泉寺,也开发了温泉沐浴的旅游项目,随着这里的发展,相信温泉文化定能在海港区再次绽放异彩,形成拉动全域旅游的又一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