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港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土壤环境持续改善,绿化水平稳步提升,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为市民打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渣地变草地 矿山“穿绿衣”
为恢复矿山生态调节功能,近年来海港区对多处主体灭失矿山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危岩清理、废石清运、客土覆土等举措,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并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石门寨镇西赵家峪村有一个废弃的石灰岩矿,存在地貌景观破坏和尘土飞扬等状况,迫切需要治理。2018年,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通过人工清理危岩、平整场地、清除浮石、全面绿化等方式,对其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废弃石灰岩矿上芳草青青,绿植环绕,环境改善明显,从高处看更像是青山上被缝好了的伤口。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环股股长孙海涛说:“现在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如今空气质量好了,扬尘污染也没有了。”
修复好的西赵家峪村矿山是海港区开展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修复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治理过程中,海港区还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矿一策。在石门寨镇浅北村,村北的一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曾经是当地村民的隐忧。村民李欣告诉记者:“大悬崖式山体下面还有一个20多米大深坑,胆儿大的孩子来这儿洗澡,从上往下跳特别危险。”2018年9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河北省地矿局秦皇岛资源环境勘查院,对浅北村矿坑进行改造,如今已初见成效。李欣说:“修完以后环境漂亮了,也更安全了。”
政府努力,百姓受益。据了解,海港区共有64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总破坏面积235公顷。截至目前,已修复了30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总修复面积102公顷。孙海涛表示:“接下来要对剩余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制定详细修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修复计划,在2025年以前全部修复完成。”
多措并举 提升绿化水平
海港区持续不断提升绿化水平,自1989年开始,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四旁植树等植树造林活动,先后打造了西外环风景林带、高速公路西出口绿地、建设大街东段绿化长廊。2018年,海港区又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栽植乔灌木13.12万株,植树造林5.06万亩,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3.75%。
此外,海港区还不断丰富绿地景观效果,接连建造了汤河公园、新世纪公园等多处公园,鑫园、石韵园、益寿园等多处游园,满足市民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并不断对这些公园游园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景观小品、“城市家具”等设施,补植了法桐、樱花、月季等,净化了城市空气,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了城市区“远处有公园,近处是游园”的布局。78岁的崔金荣和老伴住在东环北里小区,每天吃过晚饭,老俩口就会到小区旁的石韵园锻炼身体。她告诉记者:“公园绿地挺多,花草管理得挺好,另外我们每天早上来这儿打太极拳,感觉特别空气新鲜。”
2018年是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我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的关键之年,在农村,海港区将植树造林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石门寨镇邱庄村曾以小煤矿开采为支柱产业,小煤矿全部关停后,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矿坑。2018年初,村集体响应上级号召,借助创森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在三座废弃的煤矿场地和煤矸山上植树。邱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会生表示,邱庄村按照不落一户,不荒芜、闲置每一寸土地,不浪费每一寸土地,统一合理规划,统一订购树苗,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的原则,把土地合理规划利用,全村300多亩地全部用于栽植果树。如今这些树木长势良好,已开始结果。邱庄村这个依煤矿而兴、因煤矿而衰的小山村既彻底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彻底转变了生产方式。
碧水、蓝天行动持续改善环境
环境稳提升,百姓心舒畅。海港区还依托“湾长制”“河长制”等,大力推进“碧水行动”,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75%以上,水质达标率100%。着力实施“蓝天行动”,开展劣质散煤管控、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燃煤锅炉拆除取缔等,降低污染物排放。今年6月,为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海港区环保部门要求餐饮业油烟排放单位安装达标油烟净化设施。熊猫餐厅经理何海东说:“这个设备比原来要好很多,原来的排出来的味很大,现在基本上没有味儿了,油烟净化基本上看不到像原来那种很大油烟冒出来。”
海港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金丽表示:“要求已经更换完毕的商家要定期的清洗维护,对没有按时完成这项工作的部分商家,我们将进行严惩严罚,加快其推进完成整治任务,以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如今,海港区天空蔚蓝、水质清澈、植被茂密,可观海天一色,可赏密林花海,可抚碧水清波,引人入胜的诗意空间,让市民沉浸在悠然与惬意之中,享受着优美环境,品味着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