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初心的召唤,也是使命的践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区各条战线迅速行动、众志成城,党员干部无怨无悔、日夜奋战,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晚上的11点半,海港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办公区域依然灯火通明,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的100多名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在这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排查组办公室,高树力正在和同事核对排查的数据,排查组的工作是汇总辖区各镇、街道办事处、园区的疫情监测报告,并对排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海港区辖区内共有80多万人口,再加上20多万流动人口,现在一共排查到了110万人,此外,我们对两周之内离开武汉到秦皇岛的人员进行了详细摸排,并掌握他们每个人的详细信息。” 高树力说。
从正月初一接到排查任务,高树力和同事们已经坚守了八个日夜,排查组的八名成员挤在一个1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也只有三张,面对每天都在更新的数据,他们一刻也不敢马虎,发热排查、返秦人员排查的表格堆满了桌面,盒饭、泡面堆在角落,高树力说:“经过前期的磨合,现在我们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每个人手里都承担着好几项工作任务,倒班儿是不行的,只能是连轴转,每天忙到凌晨回家换换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继续回来战斗。”
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区迅速反应,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措施,并抽调各单位精干力量,成立了包括排查组、疫情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在内的10个工作组,统一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我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马金阁负责医疗救治组和疫情处置组的工作,据他介绍,目前,医疗救治组组织了海港医院的十几名专家,对疫情控制、患者诊治给予技术指导,疫情处置组也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推动形成以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港医院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线,覆盖全区、信息畅通、反应敏捷的监测网络,并及时启动隔离监测和救治机制,组织细致周密排查。“我们的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每天基本上没有白天黑夜这种概念。随时有疫情,我们随时准备出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马金阁说。
海港区另一处防控重要枢纽——负责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疫情处置等工作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疫情发生后共建立了12个应急组,对疫情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虽然已是深夜,但工作人员忙碌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歇,消杀组组长李立峰正借着路灯下的光亮将消毒设备装车,准备奔赴下一个消毒点位。李立峰说:“我们的设备有空气消毒器,还有给地表、工作人员身上消毒的充电式喷雾器,主要对医院、隔离点还有救护车进行消毒。”据李立峰介绍,消杀组下设三个消杀小组,两组在医院轮换,为每辆救护车进行消毒,另外一组到隔离点,待隔离人员解除隔离之后,为房间及进行流调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24小时在岗,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明白,自己手中的消毒设备,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名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群众安全的保障。“因为是二级防护,我们还得持续参加工作,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保护好群众。我们里边是内衬的分体式防护服、水靴、护目镜还有大的橡胶手套洗消干净可以重复使用,外边一次性的防护服、口罩等等都是不可回收的。”李立峰说。
为了做好消毒用品的储备和保障工作,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准备了30多个行李箱,每个箱子的显眼位置都粘贴了人员姓名、鞋码的标识。消杀组成员黄玲向记者展示了行李箱中的消杀用品,“准备了垃圾袋,然后单独有一个袋子装了口罩、手套、帽子、鞋套,还有湿巾都带着了。橡胶手套、拖鞋、靴子、分体防护服也摆放整齐,还有两个连体的一次性防护服,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取用,节省配备时间。”
此外,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调、检验采样、信息组的其他成员也奋战在抗疫一线, 12个应急组实行24小时轮换工作,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朱大为说:“我们从1月23日开始就进入应急状态,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取消所有人员的休假,所有人全部上岗,然后及时制定预案,从各单位抽调人员组建应急力量,现在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与此同时,中心还开展了调配人员、物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保证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持续作战。 “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义无反顾,取得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胜利。”朱大为坚定地说。
一声号角,就是一份抗疫的责任;一份坚守,就是一份不屈的力量。目前,在社区、在农村、在高速、在市场,我区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都毅然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逆行的意义,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