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之时,一批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东环路街道办事处燕海里社区,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
“您好,我叫张岚森,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学生,请问社区有需要我帮忙的吗?”疫情期间,张岚森主动联系燕海里社区,希望成为抗击疫情志愿者。考虑到年轻人对电脑操作比较熟练,社区安排他协助录入上传住户信息。
“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希望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抗击疫情尽我自己的一点力量。当时看到社区人员都很辛苦,就想着我能做多少做多少,帮他们承担一些。”张岚森说。
信息录入工作看似简单,但燕海里社区是一个大社区,现有4155户,一万一千多人,要录入信息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电脑上和纸质表格上的字非常小,久坐在电脑前眼睛,社区工作人员个个盯的生疼。
“张岚森干了一天以后,我们觉得效果很好,录入得很快,我们就开始在全社区内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现在总共有七个大学生志愿者和三个居民志愿者协助社区录入工作,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燕海里社区工作人员杨云说。一周的时间,四十多栋楼、五千多人已经录入成电子版,完成了一半的数据量,使社区有效地整合信息数据,便于今后的系统排查。
天津财经大学学生谢誉龙从微信群中看到社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消息,想要参加,便与家人商量。“说不担心,那是假的。他爷爷奶奶肯定是不赞成,心疼孩子,都想着能躲就躲,能避就避。”谢誉龙的母亲高静说:“但是我们看到社区的工作量很大,作为社区的居民,我们能帮的就应该帮忙,作为父母,看到孩子能有这份社会责任感,我们也支持孩子。”
齐卓璇来自武汉传媒学院,对于疫情,她格外关注。“因为我是武汉的学生,武汉也算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希望能够尽一份力。”从父亲那里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以自己的方式,与身处武汉的同学和老师们站在一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08年,在汶川的瓦砾中,全世界都看到了年轻人的坚韧与团结,“80后”从此摘掉了叛逆、自我和冷漠的标签。“17年前全世界保护我们;17年后,换我们守护这个世界!”此战过后,人们提起“90后”,都会记得那一份勇气、责任和爱,以及那些个坚毅果敢的背影。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我叫韩阳。来自天津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我是2000年生人。”
“我叫高玉,来自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生人。”
“我是王聪丽。来自卫生职业学院,我是2001年生人。”
和全国活跃在抗击疫情战场上的 “00后”们一样,海港区的这群大学生志愿者的心中都有一少年中国在,正带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以他们的方式经历着成长,与天不老,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