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同名同姓,又刚巧住在同一个社区,是怎样奇妙的缘分?更巧的是,这两人又都是热心肠。这两个缘分不浅的人是河东街道东港里社区的大小王淑华,提起她俩,社区居民纷纷点赞,“老话说的不假,一笔写不出俩王,她俩都是好样的!”
她们是几十年的老邻居
“对,按住这个角,再往南来一点!好,行了!”5月9日上午,居委会门前的广场上,两位穿着红马甲的老人一个半蹲着身子,一个手上拿着带有打印字体的白纸,正往一个绿色的果皮箱上张贴。
“她是大王淑华,我是小王淑华。” 两位女士直起身子,站在右边的那位短发瘦弱的女士笑着开口做介绍,她说自己是68岁的小王淑华,旁边那位盘发的女士年长她几岁,是74岁的大王淑华。
“我们俩认识有四十多年了。”大王淑华说,她爱人和小王淑华同为港务局的职工,多年前她们两家同住在海滨路上家属区的宿舍楼。1985年,又前后脚搬到东港里小区的楼房,是多年的熟人和老邻居。
这对儿老邻居不光名字一样,还都有着一副热心肠,这些年,服务小区居民,做了不少的暖心事。
一位带领大家开展文化活动
大王淑华是社区出了名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打拳敲鼓样样在行。
有居民想学艺,她一分钱学费不收,手把手免费教授,这些年,经她手带出的学生数不胜数。
2017年东港里社区综合文化站成立,在她的带领下,居民们匮乏的文化活动丰富起来,“我们现在开展太极拳、太极扇、军鼓等十多个项目,参加活动的居民有上百人。”大王淑华很自豪。
大王淑华的带动,使社区文化生活带来改观。这让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学品赞叹不已,“小区棋牌室多,以前居民总爱扎堆儿打麻将,自从王姨带着大伙儿活动,居民不往棋牌室跑了,跳舞打拳的人多了,风气明显好转了。”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文化活动都停了,大王淑华和她的队员也都没闲着。她组织队员成立了服务大队,带领十几名队员帮着社区工作人员张贴二维码、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开展卫生消杀、给执勤人员送水,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
疫情防控期间,她和来居委会帮忙的小王淑华几乎天天能碰面。
对于居委会的工作,小王淑华轻车熟路再熟悉不过。2003年,她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居委会主任,东港里社区居委会就是她工作了8年的大本营。
熟悉社区工作流程也擅长和居民打交道,退休后她也闲不住,三天两头往社区跑,工作人员有啥忙不开的活儿,她都帮着干,是大家的好帮手。
小区老住户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多,有时因为一点琐事发生口角,小王淑华都帮忙调解。
“都是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了,有啥事儿说不开?红脸多没意思。”她劝架挺有方法,又担任过居委会主任,邻居们都信任她,一人少说两句也就没事儿了。
疫情期间,她每天早出晚归来居委会上班,家里的事儿都扔到了一边,她每天坐在居民会门口的桌子边,为小区居民办出入证,除了发证,她还仔细登记所有人员姓名、电话等信息,有时夜里十点多还在忙碌。
她的付出,让王学品特别感动,“办证接触的人员多还杂,面临着很大风险,王姨把我们挡在身后,自个儿把办证的活儿揽过去,小区几千口人的出入证基本都是她办的。”
不久前,小区污水外溢,小王淑华又主动组织居民集钱,污水顺利得到治理。“王姨是我们的好帮手,给我们帮了不少忙。”王学品特意在社区给这位最年长的编外工作人员准备了办公桌,邀请她过来一起办公。
两个王淑华整日奔忙在社区,为居民服务。记者来采访,两人都挺不好意思,“小事儿不值得说,在这儿住了几十年都有感情了,为小区和大伙儿做点事儿,我们乐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