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天无节假日,累计办理登记注册业务8997件,解答各类电话业务咨询13053人次,收到锦旗7面,市长热线点名表扬2次,表扬信2封。这是海港区行政审批局登记注册业务交出的疫情期间成绩单。
助力疫情防控,真想办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区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海港区行政审批局全员投入到社区值守、高速公路值守工作中。2月3日,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开始上班。政务大厅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原面对面服务方式不能继续进行。怎么进行服务、工作怎么干,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由此,海港区行政审批局推出“电话办、邮箱办、邮寄办、网上办”四项不见面审批方式,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满足群众办事需求。
审批方式公布后,商事登记股的2个邮箱不到1个月时间全部爆满,工作人员2次对邮箱进行扩容仍然不能满足业务办理需求,为保证疫情期间的登记注册业务正常受理,工作人员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和每天下班回家继续办理业务,经常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截至目前,累计通过邮箱受理各类登记注册业务2800余件,邮寄办理1300余件。
拓宽服务渠道,敢想敢干
每年3-7月,是登记业务高峰期,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邮箱和电话等办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群众的办事需求,经工作人员研究,在已经试运行“一窗通”企业设立登记审批的基础上,启用了河北经济户籍系统中的变更预初审模块。由于此功能为系统刚刚增加,省里未下发明确文件要求执行,也未开展任何前期培训,各地市也未推出成功使用经验。海港区行政审批局本着“边学习边摸索、边整改边推广”的原则,大胆启用该功能,既实现“不见面”审批的疫情防控要求,也满足了群众业务办理需求。
从申报网址到操作流程,从注意事项到技术支持,工作人员在进行大量实际操作累积经验的基础上,制作了详细的申报流程,并在微信公众号公示,极大方便了群众进行网上申请,各县区也纷纷打来电话进行学习交流,此项工作的开展处于全市领先水平。高峰时期,通过“一窗通”、变更预初审模块申报的业务量每日平均在130件左右,基本做到了一日一清件。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受理“一窗通”、变更预初审等全程电子化业务3756件。
助力复工复产,无微不至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复工复产工作加速推进。“企业需要什么,政务服务就做什么”按照这一工作思路,海港区行政审批局为企业解决多项难题。
4月3日,秦皇岛泰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急需增加医疗口罩经营项目,海港区行政审批局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专人进行对接服务,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短短2个小时就完成了审批发照。4月8日,秦皇岛市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海港区行政审批局做完熔喷布业务增项后,得知企业还需要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由于此项业务不在海港区行政审批局办理,为避免企业多次跑动,海港区行政审批局立即安排专人帮助其与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相关窗口进行对接沟通,详细了解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所需流程。随后,企业询问熔喷布生产经营是否需要办理后置许可证,海港区行政审批局社会事务股和商事登记股又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卫健委、石家庄桥西区行政审批局等多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咨询,帮助企业解决了疑虑。
工作人手紧张,标准不降
自2月3日起,海港区行政审批局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所有节假日,已连续奋战120余天。疫情防控点位值守工作不能断岗,业务办理更不能停顿,这让本就人手紧张的单位更加捉襟见肘,可海港区行政审批局没有因此降低服务标准。
虽然人手不足,但咨询电话却从2部增加到4部,最多每人每天要接300余通电话,受理人员每天的审件量在40件左右,业务办理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增量,海港区审批局排名全市第一名。
由于人手不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办事需求,工作人员在解答业务咨询之外,说的最多的就是“对不起,请理解”,把微笑留给群众,把辛酸留给自己。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逐渐得到了办事群众的理解和认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海港区行政审批局累计收到锦旗7面,市长热线点名表扬2次,表扬信2封。
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其实大家在窗口的一句谢谢,足以让我们欣慰。有时候对我们工作的称赞,更是能够让我们兴奋一天。”能服务群众,为大家解决难题,是海港区行政审批局每位工作人员最简单的快乐。
“改革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区行政审批局仍将始终把这一理念贯彻工作始终,持续深入推进“放管股”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把“政策里的红利”,转变为群众“腰包里的实惠”,用最少的环节、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打造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赢得企业和群众的认可支持,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