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体育在线_bob博彩公司-投注*官网

图片
政务公开
政府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文件

bob博彩公司:印发《健康海港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3/17 17:14:28 次浏览 分类:政府文件    来源:本站

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健康海港区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bob博彩公司:人民政府

                                                             202138

 

 

健康海港区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申博体育在线: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贯彻<国务院申博体育在线: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9〕6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若干措施的通知》(冀政办字〔2019〕84号)《健康中国·河北行动目标和主要指标》(冀健领办〔2020〕1号)及《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申博体育在线:印发健康秦皇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秦政发2020〕14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慢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全市前列。

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产业发展更加壮大,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重点人群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慢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1.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3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30%18%20%45%25%30%;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0%20%20%28%30%25%;人口献血率分别不低于15‰和25‰

工作重点: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宣传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强化群众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建立并完善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全媒体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传统媒体开办健康科普节目栏目,运用“两微一端”(指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加强对媒体健康栏目、健康医疗广告和健康科普信息的审核、监管,规范和更好推进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科普。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推进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打造一批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的骨干,培育健康生活传播达人。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引导家庭成员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旅游文广局、区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合理膳食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降低,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在2019年基础上提高10%和在2022年基础上提高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5%;贫血率分别低于12%10%孕妇贫血率分别低于14%10%;成人脂肪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下降到32%30%合格碘盐覆盖率均不低于90%;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

工作重点:推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倡导民众学习营养知识、改善膳食行为、注意吃动平衡、合理预防疾病。开展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创建活动。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三减三健”等宣教活动。组建全区营养与健康专家队伍,个性化、科学化指导民众营养健康管理工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鼓励引导企业生产和销售低钠盐,在食盐、食用油生产销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鼓励商店(超市)开设低脂、低盐、低糖食品专柜。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教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2%9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38%4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不低于1.88平方米和2.3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不少于2名和2.5名,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9%100%;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和覆盖率100%

工作重点:倡导科学健身方式,促进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实施海港区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努力打造城市区15分钟健身圈”。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加强群众身边健身组织建设,医疗机构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教体局,区卫健局、区住建局、区资源规划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实施控烟行动。

行动目标:2022年和2030年,全区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3.8%和20%,全区居民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为100%。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企业、单位为吸烟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帮助。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工作重点:加强综合干预,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多种形式控烟宣传,投放控烟公益广告,广泛开展控烟知识讲座,开发控烟宣传工具包,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设置控烟专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控烟宣传模式,提高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健康的认知度,减少烟草对健康危害。加大《秦皇岛市控制吸烟办法》的普法宣传和执法力度,落实控烟联席会议制度,行业部门各负其责,完善社会共治的控烟体系,持续推动控烟立法实施见效。依法依规查处通过各种媒介发布或者变相发布烟草广告、烟草促销和赞助及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的违法行为。发挥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的控烟引领作用,全面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创建工作。创建无烟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完善戒烟服务体系,二级医院开设戒烟门诊,为有戒烟需求的市民提供专业的戒烟咨询和干预。强化戒烟服务,在国家级标准化、规范化戒烟门诊创新推进工作模式,发挥引领作用。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旅游文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不低于3.3名和4.5名;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分别提高到30%80%;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分别达到80%85%;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0%85%

工作重点: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检、治疗、危机干预等工作,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健全区、镇、村三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服务模式。加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设,二级医院开设心理科门诊。各类临床医务人员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规范心理咨询师行业管理。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司法局、海港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旅游文广局、区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6.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2020年开始,全面启动国家和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到2025年,我区20%以上的镇创建成为省级卫生乡镇,10%以上的村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到2030年,全区50%以上的镇创建成为省级卫生镇,20%以上的镇力争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20%以上的村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15%。到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状况持续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5%。

工作重点:实“蓝天工程”和“碧水工程”,推行“河长制”,加强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和农村降氟改水项目建设,构建全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做好饮用水卫生保障和提质增效工作,组织开展城乡饮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监测和农村土壤环境卫生监测。开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享有健康环境”为理念的健康环境宣传,普及环境健康知识。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家居环境水平。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持续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实施村庄清洁、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专项行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城镇建设。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畅通城市道路,减少交通伤害。加强消费品生产流通领域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作、重点人群、重点安全、重点燃点的监管,强化辖区监管职责,强化消费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防控质量安全事故。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海港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水务局、区交通局、海港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关注重点人群,维护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

7.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1.5/10万及以下和9/10万及以下;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9‰及以下和4.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6‰及以下和5‰及以下;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5%80%;婚前医学检查率分别不低于60%80%;产前筛查率分别不低于83%90%;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不低于90%和93%;孕产期健康管理率分别不低于90%95%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不低于85%90%。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逐步扩大,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不低于98%,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工作重点: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依托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划项目,利用国家妇幼保健能力提升项目,加强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开设母乳喂养咨询、儿童生长发育、妇女更年期特色专科等保健门诊。整合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新生儿等保健内容,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无缝衔接“一条龙”服务链。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确保母婴安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延伸和细化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逐步开展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覆盖面,积极推广基因检测技术在妇女“两癌”筛查中的应用。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8.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不低于50%和60%,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和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设卫生室,按规定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 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90%及以上,未配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作为过渡,由政府统一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片制度,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全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及以上水平。

工作重点: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体育大课间,保证学生在校户外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及中小学健康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按规定设置学校卫生室,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拓展职称待遇上升空间,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水平。配备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学生视力健康干预工程。做好家长教育,传播健康,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教体局,区委编办、区卫健局、区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劳动工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明显下降、持续下降;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机构覆盖率不低于80%和90%;工伤保险覆盖率稳步提升和实现工伤保险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到2030年,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85%以上;接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率达到90%以上;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率达到95%以上。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及以上;劳动者患职业病能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工作重点: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依法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利。有效防控职业伤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加强职业健康管理,落实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政策。开展全区职业病危害普查,实施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严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改善工作场所职业防护条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监察执法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加大用人单位监管力度。不断提升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以及职业病诊断、鉴定、救治水平。全面开展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宣传,不断提升全民职业健康意识,夯实职业病防治基础,维护全区劳动者身体健康,有效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总工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二级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病)科比例分别不低于50%90%;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比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比例分别达到100%

工作重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推动全区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健全基层中医服务网络,发展融合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的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养老机构配备医务室、护理站等。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探索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两院”共建,村卫生室托管幸福院模式。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发展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推进老年人住宅无障碍设施改造,重点做好老旧居住区无障碍改造,优先支持在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装电梯。支持适老住宅建设,新规划的居住小区,应按规定保障医疗、养老等相关设施配套。完善文化、体育和公交工具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民政局、区医保局、区住建局、区资源规划局、区旅游文广局、区教体局、区交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防治结合,有效防控重大疾病

11.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60/10万及以下和237/10万及以下,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70%,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分别不低于40%4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100%,村卫生室提供4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不低于70%80%,二级医院卒中中心均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居民取得应急救护培训证书比例分别不低于3%5%

工作重点: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使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规范开展居民死亡登记及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加强高危人群和患者健康指导,推进医防协同,实现全程健康管理。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病防控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二级医院卒中中心具备开展静脉溶栓能力,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责任分工:区卫健局负责。

12.实施癌症防治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全区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5%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不低55%、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我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前五位病种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的防治水平,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推动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完善多部门协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促进癌症规范化诊疗。推进癌症患者全健康周期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联合诊疗,引导开展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癌症诊疗。完善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营养和心理支持。争取资金及政策支持,引导开展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区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知晓率分别不低于15%30%

工作重点:加强公众生活方式干预,注重疾病早期发现,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规范开展慢阻肺、哮喘病例登记报告监测,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积极探索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以上人群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

责任分工:区卫健局负责。

14.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0%6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70%,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工作重点:普及糖尿病知识,引导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加强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能力,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进展。

责任分工:区卫健局负责。

15.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别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0.5%以下;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45/10万以下,并呈持续下降趋势;以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保持在95%以上。持续消除疟疾,防止继发传播。全区保持消除碘缺乏病。2030年,保持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地方病不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

工作重点:深入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加大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引导居民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范意识。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的易感染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宣传防控,提倡负责任和安全的性行为,鼓励使用安全套。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和疫苗供给。

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为区卫健局,海港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康海港区领导小组会同区爱卫会统筹安排行动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工作。健康海港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制定实施各专项行动重点工作推进计划和监测评估办法。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沟通、业务协作,自觉将健康融入本部门政策、本领域工作,制定落实具体政策措施,密切配合推动各项行动举措落地。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和工作专班,建立推进机制,根据行动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强化监测考核。监测评估和绩效考核工作由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办公室协调推进,各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建立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对主要指标年度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实施情况、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测,形成年度监测评估报告,适时通报并及时对工作措施、目标任务等进行调整优化。落实各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把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对稳定的考核指标框架(见附件2),定期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三)健全行动支撑。建立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立健康政策审查机制,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支撑。完善政府健康领域投入机制,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保障有力的资金支撑。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卫生信息化等紧缺专业人才和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推动健康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人才技术支撑。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卫生健康大数据应用,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

(四)完善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整体水平,逐步建立起以二级综合医院为骨干、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技术融入疾病预防,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在非中医类医疗保健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

(五)动员各方参与。在已有的传统媒体平台传播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和典型报道,及时发布健康政策和相关指标解读,提高全社会认知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动员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动,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单位特别是各学校、企业、社区(村)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引导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中国行动的贯彻落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等其他社会组织优势,凝聚行动合力。

 

附件:1.健康海港区行动考核指标框架

      /upload/202103/17/202103171713592930.docx

2.健康海港区行动主要指标

 /upload/202103/17/202103171714240166.docx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