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古陶瓷是一项传统技艺,把破损残缺的古陶瓷修复的完好如初,恢复其原始完整风貌。今年67岁的侯宇林是一名古陶瓷修复师,也是海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一件件残损的古陶瓷经过他的双手,被赋予了新“生命”。
近日,记者在侯宇林的工作室见到了他。据侯宇林介绍,自1995年喜欢上古陶瓷收藏,27年来修复古陶瓷达三千余件。海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侯宇林说:“当时自己没有接触过修复,就请别人去修,但是修回来效果不理想,以前家里边祖辈也有从事这种收藏和修复的,所以和他们学习修复知识,后来自己不断研究就修复效果理想点,就逐步爱上这行了。”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运用传统手工工艺,采用无机、有机材料,以及专用的设备和工具,使残损的古陶瓷文物得以恢复原有神貌的技能。分为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复原修复和装饰修复四个类型。“修复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用心去做,比如说清洗不干净,那么粘接时候这个缝隙就有黑的印记,下一步的工序就麻烦了。我们坚持的原则就是从基础的一步步要做到位。”侯宇林说。
为了确保古陶瓷的修复质量,侯宇林经常采购国外各大博物馆专用的文物清洗剂、粘合剂等几十种修复材料。通过反复试验和分析比较,制定出最佳的工艺和材料组合方案。侯宇林表示:“过去没有粘接牢固的粘接剂,所以它为了加固,实现它的使用和摆放功能,它必须对这个进行粘接和加固,那么就产生了锔瓷。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胶都有,比方食用级的,耐高温的,这些粘合剂都生产出来了,所以说我们现在再做这些工作就很简单了。”
如今,侯宇林的工作室里经常有许多古陶瓷修复爱好者慕名而来,体验并学习这门技艺。为更好展示这门技艺,2018年侯宇林又在工作室旁打造了200多平方米的古陶瓷展馆,展出约400件藏品,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亲手或指导学员修复的残器,为学习古陶瓷修复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学员孙宁宁告诉记者:“来这将近半年的时间,刚开始对修复一窍不通,后来经过侯老师的指点,我感觉自己进步的很大,越来越喜欢这项工作,想以后将古陶瓷修复这个工作作为我终身的事业去做。作为年轻人,我想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侯宇林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我们也想吸引一些年轻人,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扎扎实实的学到这个本领,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把这个技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