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艳华通讯员庞伟
人们经常用“马路上的天使”、“城市美容师”来形容环卫工人,可谁知为了马路的清洁,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心酸。
2000年,家住抚宁的董世玲和老伴来到海港区开始了环卫工的生活,这一干就是15年。
凌晨3:30,董世玲在工人南里租住的房屋里便亮起了昏黄的灯光,她和老伴简单洗漱后,穿上工作服,匆匆赶往承包路段,借着微弱的路灯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次清扫工作。董世玲说,这么多年每天都是三点半起床,早睡早起,习惯了,根本不用上闹钟。
在河东街道辖区,她与老伴共同负责
9:00,第一次清扫完毕,董世玲就和老伴在路边随意凑合着吃点填饱肚子。
接下来是全天的保洁任务,她要不停地往返于河堤路,捡拾路上人们随手扔掉的废纸、烟头、果皮……河堤路的绿化带里总有不文明居民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董世玲从不计较个人的工作量,总是微笑面对。然而最让她头疼的还是白色垃圾和落叶。塑料袋遇到风就会到处飘,很难清理。树叶和树枝则是她一年中最大的工作量之一,秦皇岛风大,一年中会有七个月的时间落叶,尽管她将负责的路段树叶清扫干净,可一转身就又落下了,看着落下的树叶,董世玲只能无奈地再次清扫,而马路上却总有清扫不完的落叶。
11:00,上午的活干完了,董世玲把清扫工具放到城管中队为她找的居民点里步行回家做午饭,因为时间紧,午饭做的很简单,白菜炖豆腐。她说:“能吃顿热乎饭就很不错了,离家远的就只能在外面对付一口。”
下午1:00,人们的午休时间,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很少,董世玲已经开始了她的第三次清扫。下午,她要把河堤路二十多个垃圾箱清理干净运到附近的垃圾转运站。
2014年初董世玲刚承包这一路段的时候,路旁的土和垃圾与马路牙子一样高,她足足打扫了半个月才打扫出“底”来,那阵子累的不轻,随便找棵树靠着就能让她美美的睡上一觉。董世玲说:“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多数人是理解我的,他们对我说这里的道路比以前干净多了,我听了特别开心,群众对我这样的评价我就觉得非常满意,再怎么辛苦我都心甘情愿的。”
下午5:00,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租住的只有20多平米的出租房,喘口气,吃过中午的剩饭,打开电视机看看新闻,老两口收拾完早早就睡了。第二天凌晨,忙碌的一天又将开始。
即使没有丰厚的报酬,也没有节假日,董世玲依然乐此不疲,她很知足,她认为能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足以让她过上安稳的生活。
可是,任劳任怨的董世玲也有一肚子委屈,15年来,她无数次被隔窗抛出来的垃圾砸中,其中不乏剩菜汤、西瓜皮;有时刚扫过的路段回过头来一看又是一地瓜子皮;晨起锻炼的人嫌她清扫时扬起尘土影响他们健康,对她横加斥责;很多拾荒者乱翻垃圾箱,不仅导致垃圾外泄,还会把果汁之类的液体弄得满地,搞得地面污迹斑斑,这无形中又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董世玲心里很清楚,维护环境卫生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群众素质的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