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经济开发区委员会,各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海港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2日
海港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申博体育在线: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申博体育在线: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和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申博体育在线: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严格涉企行政检查资格和程序
(一)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主体。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非经法定授权或依法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严禁实施行政检查;严禁以议事协调机构名义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实施行政检查;严禁外包给中介机构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人员实施行政检查。即日起,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对照省、市有关规定,梳理完成本系统涉企行政检查主体,于4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区司法局备案。区司法局负责汇总全区涉企行政检查主体,制定完成区级《涉企行政检查主体清单》,向社会公告,并统一报送至市司法局备案。
(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人员资格。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严禁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实施行政检查,行政检查中须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严格落实《河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动态更新行政执法人员名单并向社会公开。
(三)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照省、市本系统已制定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制定本部门清单,对交叉重复事项进行全面压减,对不合理事项予以全部取消,于4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区司法局备案。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
(四)严格涉企行政检查标准。各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本领域涉企行政检查标准,确保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合法、公证、高效。不同领域行政检查标准相互冲突的,相关涉企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规定提请区政府或上一级行政执法主管部门进行协调。
(五)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程序。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涉企行政检查程序、规范、文明用语等。入企行政检查时,应出具行政检查通知书。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入企检查要制作检查笔录,必要时进行音像记录,及时将行政检查结果告知企业。
(六)强化涉企行政检查计划管理。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要于每年12月底前,制定下一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主体、检查依据、检查事项、检查对象、检查频次、检查方式以及是否跨部门检查等内容。检查计划经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报区司法局备案。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年度检查计划。2025年度检查计划于2025年4月底前公布。
(七)控制涉企专项行政检查。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涉企专项行政检查前,要拟定检查计划,严格控制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容和时限等,经本级政府或者实行垂直管理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后,报区司法局备案,向社会公布后实施。确需紧急部署的,及时修改计划,向区司法局备案。检查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要联合拟定检查计划,避免重复检查。
(八)确定涉企行政检查频次上限。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确定本领域对同一企业实施行政检查的年度频次上限。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线索确需实施行政检查,或者应企业申请实施行政检查的,不受频次上限限制,但明显超过合理频次范围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应当及时介入监督。
二、创新监管方式,减少企业负担
(一)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bob博彩公司采用柔性执法方式,对依法可以采用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的,根据包容审慎原则不罚或者免罚。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以省、市主管部门已制定的本领域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不予行政强制清单为指导,梳理本单位“两个事项”清单,4月底前完成并提交区司法局。区司法局汇总后统一向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推行“扫码入企”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实时监督,确保计划外和超频次上限检查明显减少。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应用“扫码入企”APP,行政执法人员通过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二维码后方可入企检查。“扫码入企”APP正式运行后,行政执法人员未扫码直接进入企业进行检查的,视为违规。
(三)深化“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改革。在2024年“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配套工作机制,将“综合查一次”模式确立为全区行政检查的常态化工作方式,通过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检查流程,切实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重点消除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企等突出问题。各行政执法部门需对照本领域年度计划事项,对符合条件的检查事项应纳入“综合查一次”范围,做到应纳尽纳,确保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三、加强执法监督和问题整治
(一)完善“12345+行政执法监督”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重点督办、总结分析、服务保障等五大协作机制,12345热线责任部门每月向区司法局反馈行政执法类问题线索,区司法局进行专题分析,对多发的共性问题向相关主管部门下发督办函,对重点个性问题进行个案监督。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在信息公开平台设立“行政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投诉”专栏。
(二)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建立日常抽查、重点案卷专项检查、评查小组集中评查的“三位一体”评查格局。按季度组织开展评查活动,抽查涉企行政执法案卷比例不少于20%,对评查中发现问题进行通报整改。以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引导执法人员突破惯性执法思维,切实转变传统执法观念,提升执法能力水平。
(三)深化“府院联动”对接工作。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联席会议、沟通联络等工作制度,由区司法局牵头,每季度开展1次涉企行政诉讼案件会商。根据区法院、检察院每季度通报的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中触发的行政诉讼等数据信息,针对各部门行政执法频发、共性问题,区司法局开展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同时,区司法局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的内部联动,对复议案件中多发频发问题及时启动执法监督程序。
(四)加大对乱检查、乱罚款、乱查封的查处力度。严格落实《河北省司法行政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施办法》,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关与纪检监察衔接机制,通过责令整改、公开约谈、通报曝光等形式,加大违规执法查处力度。区司法局在监督检查、接诉办理、行政复议办理中发现的违纪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区纪检监察机关,并协助调查核实。
四、保障措施
区司法局按照省、市要求,加强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检查主体、检查事项、检查计划工作综合统筹,按照时限要求完成备案报送。各行政执法部门严格履行涉企检查工作职责,规范、细化本领域行政检查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将涉企行政检查规则和标准纳入本单位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必备内容,通过“送法入企”等多种形式加强涉企行政检查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每半年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情况、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及企业满意度等效能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和个例问题,促进涉企行政检查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