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东街道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优化服务网络、优化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平台”三项举措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突出抓好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一是优化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针对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泛、服务整体联动性欠缺等问题,该街道构建起以街道党工委为主导、社区党支部为主体、志愿者服务队和共建单位为补充的服务网络框架。在街道,通过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鼓励机关党员到社区“认岗定职”,签订《党员干部“三位一体”公开承诺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社区党的建设、管理创新、和谐氛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街道机关在职的45名党员全部到社区认领岗位,为群众办实事90余件;在社区,将7个社区划分成35个网格,成立35个网格党小组,每个网格配备管理员、事务代办员和一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反馈民情信息、开展志愿服务等,实现了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在一线解决,在服务居民群众的同时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在辖区,强化与辖区共建单位的联系沟通,在街道片区联合党委实行“双认双诺”制度,即辖区单位党组织认领公益项目,辖区单位党员认领公益岗位,“双认双诺”制度开展以来,街道利用辖区单位资源优势先后成立了河东街道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与海洋学院共同开展牵手农民工子女活动、与边防检查站共同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活动等等,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力量、拓宽了服务领域。
二是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针对服务群众的方式单一、服务举措缺乏多样性等问题,该街道推行贴心化服务,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了“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服务台,建立全程协办日志,公示协办带班领导和协办员的姓名、职务、办公电话等信息,为群众提供接待受理、咨询答疑、全程导引、主动协办、办结回复等“一条龙”服务。推行“零距离工作法”,落实街道计生办、劳动保障所、民政办、综治办工作人员包居联络制度,为困难计生家庭、空巢家庭、特扶家庭提供就医、就学、就业等服务。一年来,街道及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受居民咨询和办理具体事务35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此外,该街道还针对辖区弱势群体提出了打造“微品牌”服务理念,通过收集困难群体的小心愿、小盼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认领,以“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心愿。截至目前,满足他们看一场电影、做一次体检、提供一次家政服务等“微心愿”12个。
三是优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根据群众反映的服务场所不足、服务平台便捷性不够等问题,该街道依托辖区资源,努力构建内容多元、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一是搭建老年人服务平台。在安居里社区、工人北里社区,分别建立了面积300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