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珈瑗 王海娇 臧翊钧
2 月11日,港城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在太阳城举办的元宵游园会上,秧歌表演、舞龙舞狮、传统互动游戏都充满了“节味儿”,非遗展摊里传承的技艺和精心准备的歌舞节目也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
早上8点半,腾弘舞龙狮民间艺术团的舞龙队伍在天洋西厅广场前“热场”,团长洪义民介绍,“两条龙分别长18米,每条龙由9人舞动。今天有龙蟠柱、二龙戏珠、翻江倒海、叠龙、跳龙等舞龙动作。”说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洪义民表示,点睛后的龙就“活”了,充满了灵气,寓意未来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一阵锣鼓声起,双龙舞得更欢,游园会正式开始。
舞龙过后,区秧歌协会彩虹桥秧歌队身着艳丽服饰,带来他们精湛的表演,大批群众驻足观看。秧歌协会顾问胡国斌介绍,“秧歌队来了50多人,拿手节目是群丑逗妞,有四个丑,四个妞,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四个丑角都是由女士扮演,演技精湛,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非遗摊位前有栩栩如生的剪纸,独具创意的沙画、烙画,精雕细琢的核雕、皮雕,苍劲有力的书法、国画……此次游园会的非遗摊位有37个之多,展品让人目不暇接,精湛的技艺让游园市民发出阵阵感叹,“这做得可真细致啊!今天算是来着了!”市民们看得仔细,能工巧匠们更是介绍得详细,在古法冷兵器制作摊位前,第五代传承人胡晓涛说:“每件冷兵器都要做两个月左右,从钢板开始到完全完工,要经过上百道工序,整个制作都是我独立完成,并且我在国内首创了仿石纹,用古法仿造石刀。”他还把平时制作用的工具和完工的成品带到了现场供游人们观看,展台上精雕细琢的匕首,不论是色泽,还是装饰的花样纹路,都别具一格。在手工蚕丝绣摊位前,非遗传承人杨春秀认真整理着自己的制品,有扇子、抱枕套等,均是双面绣,正反面的花样一致、花色无差,丝毫看不出针脚走向,杨春秀说:“这门技艺在我家已经传承了200多年,我退休后放弃医学专业,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刺绣中来,虽然有时很枯燥,完成一幅作品时间很长,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定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保留下来。”为了庆祝元宵佳节,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的杨春秀完成了一幅《事事如意》,寓意着新年的美好,据她说,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小故事,一份不同的意义。一位市民对杨春秀的作品颇有了解,趁着元宵游园的机会也不忘选购,她表示要把这些刺绣作品,当作礼物送给亲人朋友。非遗展摊上还有琉璃、根雕、琥珀等手工制品,许多市民被它们的小巧精致所吸引,纷纷买下留作纪念。海阳焖子、白腐乳、陈氏花生米也让游人口齿留香,赞不绝口。
在太阳城小舞台,骄阳舞蹈队的队员们浓妆艳抹、衣着鲜艳,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队长张洁说:“虽然天气特别冷,但是市民们热情很高,他们的掌声对我们是非常大的鼓励。”这群朝气蓬勃的舞者竟都是60岁左右的阿姨,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自编自导,就连服装也是队长一针一线做成的,为了能带给观众最好的表演,她们早上7点半就来到现场彩排。72岁的符静贤老人,边看边为表演者们鼓掌,她说:“今年游园会的节目真是精彩,在这么冷的天,表演者们还穿着那么单薄的衣服,为市民们助兴表演,真是难得。”
在太阳城中心广场南侧的图书展区,老人翻阅文学名著,孩子们挑选少儿图书,年轻人在翻看生活类图书,bob博彩公司的市民被数字移动图书馆吸引,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据悉,区图书馆将两台数字移动图书馆带到现场,每台机器里面有三千册的电子书,并且每个月有150册的更新,只需要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把全部电子书带回家。区图书馆副馆长李春祥介绍说:“我们这次活动是本着文化惠民的观念,为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推广新的阅读理念。”活动现场的2000多册图书,以5-8折的价格出售,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售出近百册图书。
区文化馆副馆长王再林说:“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与民同乐,我们从全区62支广场舞队伍中精心挑选15支,给老百姓带来精彩的表演。精选2支街头音乐人队伍,提供40余个节目。在游戏互动区,老百姓还可以参与滚铁环等游戏,找到童年的快乐。今年的项目比去年多,参演演员800人以上,观众能达到1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