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计生窗”化解群众生育难题。围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奖励扶助等群众需求,开展“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体检”、“健康快车进万家”等主题服务4场次,受益群众500余人。二是“维权窗”化解群众法律难题。充分发挥妇女维权组织作用,深入开展“民情对接”…
一是法制宣传进农家。将农村普法工作与矛盾纠纷大排查结合,以入户宣传等形式,发放各类法制宣传品1400余份,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二是文化娱乐进农家。实施村文化室建设等工程,不断完善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完…
一是积极推进小区垃圾减量分类。为居民发放通俗易懂、内容直观的垃圾分类宣传画册500余册,包括实行垃圾分类意义,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及初步处置办法,着力提高居民垃圾分类认识。二是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引导退休居民认领公益岗位,做好日常保洁、绿地养护…
一是“文体中心”盛开“文艺花”。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文化东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改(扩)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举办了“百姓大舞台”走基层百场巡演暨东港镇庆祝建国65周年文艺专场演出、计划生育协会成立纪念日消夏晚会等,惠及百姓2000余人。二是“农家书屋”盛开“致…
一是开发互动平台解难题。依托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开发“现场咨询、民意征集、技术指导”等互动功能,降低农村“信息消费”的门槛。截至目前,党员群众参加学习达1500人次,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64条。二是开发工作驿站平台建阵地。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建立非公企业党建指导…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明确成员防火职责,细化分工。与各村签订防火责任状,进一步完善有林村扑火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5000余份,张贴标语、悬挂条幅30余条,在入山口树立警示牌8块。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组建护林防火预备…
一是重排查、强整改。坚持普遍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加大对劝业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大型企业疏散通道以及消防设施的监管力度,着力抓好隐患整改,明确整改内容、责任、措施和整改期限。截至目前,督导检查企业10家、整改4处。二是重宣传、强意识。利用广播、板报、条幅、宣传单…
一是网格化定位。以街道为单位建立一级大网格,以7个社区为单位建立7个中级中网格,以小区楼栋、辖区企业为单位建立908个三级小网格,包片干部全面承担网格内各种工作,“网住”社区大小事。二是精细化管理。对实有人口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民情联系走访,落实网格员一日双巡…
一是健全制度基础“牢”。完善干部学习制度,强化每月两次的干部集中学习与不定期的岗位培训。结合镇村群众工作站(室)建设,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负责、限时结办等相关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截至目前,组织各类学习25次。二是入户走访情况“明”。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重点加…
一是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全面实施农村道路硬化、亮化及改厕工程,硬化道路80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41盏,旱厕改造323座。二是优化发展环境。为有创业欲望的农民提供创业指导及创业项目选择等信息、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6期。三是优化文明环…
一是奏响文化生活“幸福曲”。组建秧歌队、广场舞队等文艺队30余支,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联谊会”等文化活动。修建村文化活动广场20余个,统一配备健身器材200余件,建成农家书屋31个,配备各类图书5万余册,为17个村配备了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二是奏响为…
一个网络“便”民。以镇政务服务中心、镇村群众工作站(室)为依托,制定便民举措16项,设置服务窗口10个,细化13类19项服务推进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结合党员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等开展村级代办服务,规范服务标准及服务流程,为群众办事解难,目前已解答咨询300余人次,代办事务…
一是环境提升工程。以陆庄等4个村为重点,大力整治农村环境。今年以来,已累计投入670余万元,清理垃圾4万余立方,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5万余株,修整残垣断壁2000延长米,绘制文化墙500平米,硬化村内道路1万余平方米,改厕800余户,建成地埋式垃圾处理池30个,增设垃圾池60个、…
一是镇村发展思路对接。发挥毗邻102国道、秦皇东大街等地理优势,将村级自身发展诉求与镇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有效对接,有力推进镇、村、企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二是壮大优势产业对接。在推进传统水稻、苗圃、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基础上,深入挖掘产业基础和资源技术等优势,…
一是营造防治氛围。利用社区电子屏幕、宣传栏、条幅等载体普及大气污染防治基本知识,倡导绿色环保出行,机关、社区干部带头做起,营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发放宣传单400余份。二是严格督导检查。在辖区道路清理和垃圾清运中做到及时淋洒,减少扬尘…
一是注重办好“小事情”。从为民服务小细节上下功夫,建成覆盖镇村便民服务网络,落实窗口便民措施,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一条便利、畅通渠道。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医保养老等各类事项988件。二是注重解决“小问题”。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统一制定征求意见表,设置征…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对办公楼地基、一楼门厅进行整体修缮,并增设代办、咨询、综合3个新窗口。累计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受(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472件,办结率达100%。二是推行优质服务。制定七项16条便民举措,将全镇涉及13类19项服务工作细化到人、明确时间节点,…
一是社区硬件新突破。加强与市区人社局、民政局、文体局沟通,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更新电脑20余台,添置投影仪、电视机、数码相机21台。二是就业服务新突破。在继续做好3320工程、彩虹工程基础上,加大就业力度,拓展就业管理渠道,依托街道社区农民工管理服务中心、小额贷款…
一是多级联动,增强工作合力。将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纳入全镇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听取大学生村官工作意见、建议,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制度,强化理论和方针政策培训,提高参政议政、…
一是依托社区文化活动站、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等,向社区居民提供学习需求,打造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学习家园”。二是组建舞蹈队、腰鼓队、合唱队等群众文化队伍,通过开展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活跃社区文娱体育氛围的“康乐家园”…